台灣造紙龍頭集團永豐餘,今年展開接班大變局,「永豐何家」宣告全面退出董事會,更將董座交棒專業經理人劉慧瑾。如今上任六個月,這位新女董喊出激烈的「減煤50%」。毫無傳產背景的她,在專訪中揭露自己引領百年集團轉型的意外之旅。
才接下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半年,一頭俐落短髮,身著典雅低調灰西裝的劉慧瑾,初次接受媒體採訪,略顯拘謹和緊張,「現在氣候變遷,企業要轉型,我很幸運能躬逢其盛,」她在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採訪中,反覆誦念了九次。
成立97年的老牌紙業集團永豐餘,過去被外界視為家族企業。但在今年6月股東會上,創始的「永豐何家」卻忽然拋出震撼彈,宣告退出董事會,並邁向專業經理人制。沒多久,永豐何家將經營權傳給劉慧瑾的消息炸開業界,大家都在問為何是她?
對於傳產界來說,劉慧瑾確實是一個非典型人才。
科技業出身的她,曾服務於施耐德電機、台達電、IBM,清一色是快節奏的科技公司,如今來到看似步調稍慢的傳統產業,她卻說,「我才加入永豐餘半年,卻漸漸感覺自己趕不上」。
因為, 如今的永豐餘,正站在轉型關鍵隘口上,外有疫情、供應鏈之亂、能源危機、減碳壓力伺服;內則有自身產品創新、數位轉型迫在眉睫。劉慧瑾的每一步,恐怕都關乎這個百年集團的未來發展。「我的科技業背景告訴我,一間企業如果不持續創新、轉型,絕對活不下去,」她篤定地道出改革決心。
回溯至六個月前,劉慧瑾決定從科技業,大步跨進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紙業永豐餘,那是一段每天苦思100遍的決策歷程。
意外受邀來永豐餘,她每天苦思100遍
「我和何家沒有淵源,真的沒有,先前完全不認識,」劉慧瑾再三強調,起初接到探詢電話非常驚訝,以為是來找她推薦適合人選,但竟然是找上壓根沒待過傳產的自己?
原來,如今永豐餘早已非外界以為的傳產紙廠,旗下50%營收都來自新事業,包含科技、乳膠材料、生技等,同時也力推能源轉型、數位轉型等。因此,才找上科技業的劉慧瑾。
劉慧瑾表示,當下她受寵若驚,又也萬分猶豫,畢竟要帶領百年集團轉型,責任不是普通地重;同時,她又見永豐何家官司風風雨雨,心中不免踟躕。這就是當時她每天都得思考100遍的艱難課題。
不過,在她和永豐餘詳談後發現,目前集團急需的能源轉型和管理,恰好與自身專業不謀而合,且百年集團積累的創新DNA,也是自己心之所向。
「我以前在IBM待實驗室,就是喜歡創新、引領改變往前走,而不是純粹靠生產效率,苦苦地在後頭追趕,」劉慧瑾說。
在好幾天的100遍思量後,劉慧瑾最終決定接下永豐餘董事長的挑戰。
塞港大變局下,劉慧瑾「激烈」推減煤
不過,這差事一點也不輕鬆,今年不幸碰上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,從上游紙漿價格大漲大跌、能源價格暴漲,乃至下游海運塞港之亂、運費飆出空前新高,都再三衝擊永豐餘獲利。
尤其,造紙業耗能大又是用電大戶,更是能源危機的首當其衝,「能源轉型已經變成每間公司不可迴避的問題,我們必須節能、減煤,不只環保,同時也讓事業體更健康,」劉慧瑾說。
於是,她接掌永豐餘不久,給了集團非常「激烈」的轉型目標:要求明年集團減去50%燃煤。
背後,除了考量前述變局,劉慧瑾更是即早預見,一旦零碳時代來臨,企業不減碳,不只會在碳稅吃虧、錯失碳權商機,甚至恐怕連銀行貸款都有問題。
不過,外界也疑惑,為何劉慧瑾不選擇像多數企業,直接買綠電憑證減碳,何苦要自己大費周章投資再生能源?
她笑道,「其實這就是永豐餘的DNA,不會遇到問題就去外面買現成解方,而是透過創新解決」。況且,倘若碳稅上路,屆時購買綠電、碳權成本恐怕水漲船高,還不如早點自立自強。
零碳工廠與循環經濟,皆是永豐餘轉型方向
針對目前變局,劉慧瑾分享永豐餘未來發展的五大方向:
一、能源及能源管理:
其實,過去永豐餘早在每座工廠屋頂安裝太陽能板,更長年力行「廢棄物資源化」,積極開發沼氣發電、生質能發電、汽電共生等技術,大舉取代燃煤。
好比華紙花蓮廠,便將造紙製程中用不到的木質素「黑液」,再次送至鍋爐燃燒產生蒸氣,進入汽電共生系統發電,打造「零碳工廠」;永豐餘新屋工紙廠,則已設置全台最大沼氣發電設備。
而劉慧瑾入主後,則希望結合自身能源管理專業,進一步提升永豐餘的用電效率。
二、以AIoT加強上下游生態鏈成型:
製程方面,劉慧瑾也將發揮科技專業,在生產線上陸續導入AIoT(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),提升如馬達、空壓機等耗能設備效率。同時,則積極串連產學合作,提升製程的節能效果。
三、持續發展循環經濟:
早從永豐餘成立之初,就已將甘蔗渣回收再製成建材蔗板,深植循環經濟DNA,如今,也陸續在回收紙、綠色包材上開花結果。好比永豐餘工紙廠,就有高達97%原料都來自回收紙。
不過,劉慧瑾並未因此自滿,而是期盼將更多廢棄物資源化,「因為你所謂的廢棄物,其實只是你還沒想到怎麼利用而已。」
四、材料科技開發:
目前,華紙已開發出「益利系列」非塑食安用紙、nPulp生物製漿,來替代傳統石化材料,都獲國際大客戶好評、訂單不斷。
劉慧瑾強調,將來集團不會只是「一曲歌王」,會協同集團技術研發公司新川創新,開發出更多非塑材料,並發展以生物資源取代石化的「醣經濟」。
五、生態鏈中新創公司投資與孵化:
劉慧瑾透露,未來永豐餘集團仍需加速轉型,不斷開發出新事業和商業模式,往多角化邁進。其中,生態環境相關題材會是重中之重。
生質材料取代石化革命,要靠永豐牛精神推進
走過97年,永豐餘已壯大成橫跨產業的多角化集團,旗下多達98間公司,更有八間企業已上市。
展望下個百年,劉慧瑾表示,集團12月將正式成立「永豐餘學院」,預計在學院內深耕「醣經濟」、以生質材料取代石化,同時也養成技術、人才,替集團鋪造永續藍圖。
雖然,永豐餘轉型路途漫漫,明年目標減煤50%更是艱鉅。不過劉慧瑾不太擔心,只笑說,「其實永豐餘的台語唸起來像『永豐牛』,我們一直都是秉持這種精神持續做。」
面對快速變動的時局和挑戰,劉慧瑾期望如永豐牛一般踏實、堅忍,引領這間百年集團走出新局。
來源:遠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