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5/04採訪‧撰文劉燿瑜
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.韓第(Charles Handy)在《大象與跳蚤》一書中分享,自己為追求個人興趣而脫離組織,當起自由工作者。雖然生活中不免還是有為了餬口而做的工作,卻也有更多時間專注在他原本熱愛的寫作。
「人人憧憬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,多數時候事與願違。」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說。1989 年,她被以前在《外貿》雜誌任職時的老闆卓永財,找去剛成立的上銀科技。完全沒有相關背景、只對文字有興趣的她,一開始進工廠、接觸機械設備,時常連別人講什麼都聽不懂,遑論產生興趣。
很多人也許能接受工作跟興趣分開,工作的時候工作,下班以後再發展個人興趣,但蔡惠卿說:「可能我要求比較高,無法接受一件占據生活絕大部分時間的事情,我對它沒有興趣。」直到某次蔡惠卿終於崩潰,打給時任董事長的卓永財,說自己實在做不來。卓永財才點醒她應嘗試在工作中,發揮自己的編輯長才。
找到可以發揮的地方,興趣也跟著滋長
「編輯的技藝是把原本不好理解的文章,讓更多人能看懂、產生興趣。」蔡惠卿想了想,把念頭動到公司的參展商品。由於上銀的產品多為機械零組件,出去參展,產品大多藏在別人的機器裡,拿出來擺在桌上也顯得單調,不是內行人根本看不懂公司在展示什麼。
於是時任副總經理的蔡惠卿,成立創意團隊,將內含上銀零組件的機械,做成半透明、可看見內部的展示機,有些甚至搭配聲光效果、玩具模型,讓觀展人能跟機器互動,吸引更多關注。
蔡惠卿指出,有時自己當局者迷,很難察覺自己的興趣怎麼跟工作結合,最好的方法就是聽聽周遭人的建議,就像心理學中的周哈里窗(Johari window),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容易忽略、需要別人提醒的特點,「我覺得當時就是被卓總裁點醒,整個人都想通了。」
去年 5 月,蔡惠卿更將上銀參與口罩國家隊的歷程,拍成紀錄片,向國際宣傳台灣機械產業。從腳本發想、執導拍攝都親手包辦。「我以前在《外貿》雜誌累積的各種工作技巧,再次派上用場。」
很多人總覺得要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,才能發揮長才,但蔡惠卿認為其實應該反過來, 先發揮自己的長處,才會對工作產生興趣 。蔡惠卿不僅是上銀的總經理,也是總編輯,不論給客戶的簡報或是對外公告,只要行有餘力她都會親自看過潤飾。
先逼自己擠出時間,才能找到工作生活平衡
在組織工作待滿 40 年的蔡惠卿也不否認,還是有許多工作上無法滿足的樂趣,也讓她偶爾萌生離開喘息的念頭。像幾年前去日本出差,她就突然很懷念以前學習日語的時光,一度考慮要休息半年。
但蔡惠卿以與好友相約攻頂玉山為例,當時她想辦法從工作中擠出時間運動,每周規畫一兩天,時間一到就要排除萬難準時下班去健身房,半年後終於成功登頂。
「逃離組織不一定是實踐興趣的唯一辦法,有時雙軌並行,反而會因為被迫找更有效率的執行方法,把兩者做得更好。」蔡惠卿的組織心理學博士,也是基於興趣,在升任總經理前後,利用時間取得的學位。「結果當我把學位印在名片上,外國客戶卻對我的學歷很感興趣,意外成為建立關係的敲門磚。」
查爾斯.韓第在《你是誰,比你做什麼更重要》中提出,個人容易因為身處在組織,被貼上不屬於自己的標籤、抹煞個人性格。但蔡惠卿印在名片上的那行組織心理學博士,卻驗證只要有心,即使是總經理,也能打造有別於頭銜的個人特色。
蔡惠卿
1958 年出生,美國菲利浦大學組織心理學博士,銘傳商專商業文書科。曾任《外匯貿易》雜誌編輯,1989 年進入上銀科技,成為公司第一號員工,2008 年升任總經理,2015 年入選《富比士》(Forbes)雜誌亞洲最有權勢 50 大女性商業領袖。
來源:經理人